问题默认的前提是县城小吏微不足道,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就事实而论,在中国古代官吏分途的过程中,虽然,吏的地位越来越低,但是,作用却越来越强,在与官的互动中,事实上占据着相当大的主动优势。
《水浒传》中吏在政治运作中发挥强势作用的例子比比皆是。县城小吏的身份恰恰是宋江能够结交江湖人士的重要资源,石勇就说他最佩服的是柴进和宋江,可见当时宋江的名气已经可以与柴进相提并论。要获得江湖人士的真正认同,单纯的金钱收买肯定行不通,这就是要看老大收服人心的技术了。老大要让人死心塌地的跟随,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满足对方愿望。2,给对方平事。即所谓市恩,但市恩怎么市,学问太大了。市恩要给对方最想要的东西,即所谓搔到痒处。且看宋江是怎么收服武松的。
在初见时,武松满口抱怨,宋江听出了武松最不爽的事情,是在柴进庄上受到慢待。于是宋江之后的所作所为,都是在表达自己对武松的看重。先是留武松在自己的高等客房休息,不用回去睡大通铺,让武松一样享受跟自已一样的待遇。柴进的宴席自然武松也有份。之后还特地拿出银两给武松做衣服,当然又是柴进买单。做衣服实在太值得玩味了。第一,柴进的庄子又不在市镇上,外面哪来的裁缝,必然只能找柴家的裁缝。第二,宋江客居柴家庄园,却要自己拿钱给武松做衣服,明显柴进出于面子也会自己掏钱。所以此处,宴席是柴进的,绸缎是柴进的,裁缝也是柴进的——但是恩惠,全是宋江的。最后武松对宋江十分感激,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给宋江了。可是为武松做了一切的柴进,却得不到一点点的感激。
由此可见宋江的手段之高明,论收买人心柴大官人连宋江的一个手指头都比不上。宋江以最小的代价办了利益最大的事,可见其心机之深,厚黑学的修为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一次次的行动,他的名声也就渐渐的大了起来,毕竟受过他的恩情的人谁不感激涕零,谁不为他说好话?欢迎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