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淲】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日期:2023-03-1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摘要汉字的来历和演变(金文 ) (甲骨文 ) 甲骨文密码【甲骨密码】【其他解读】虎,甲骨文像大口、长足、纹身的猛兽。有的甲骨文夸大兽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
虎:
(金文 )
(甲骨文 )
淲:
(金文)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其他解读】
虎,甲骨文像大口、长足、纹身的猛兽。有的甲骨文夸大兽口形象,略去兽身的斑纹。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突出两只利爪。籀文将金文写成两个"匕",同时加"勿",强调虎的"杀戮"本性。篆文将金文字形底部的尾形写成"人",表示虎是会袭击人类的猛兽。造字本义:会袭击人类的山中兽王。楷书则将篆文的"人"形写成"几"。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虎,山獸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凡虎之屬皆从虎。虝,古文虎。亦古文虎。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虎,山林的兽中之王。字形采用"虍"作边旁,虎足象人足。象形。所有与虎相关的字,都采用"虎"作边旁。虝,是古文写法的"虎"。这也是古文写法的"虎"。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名词:山中兽王。 虎豹 虎狼 虎步 虎势 虎威 虎口 虎皮 虎牙 虎符 虎穴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视眈眈 / 老虎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 . 大雅 . 常武》
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易 . 颐》
虎狼之心。------《史记 . 项羽本纪》
则得虎符。------《史记 . 魏公子列传》
苛政猛于虎。------唐 . 柳宗元《捕蛇者说》
气吞万里如虎。------宋 .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佩虎符坐皋比者。------明 . 刘基《卖柑者言》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②形容词:威猛的。 虎将 虎劲 虎气 虎虎生风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注:【甲骨密码】为本网观点,【其他解读】为摘录的别家观点,仅供个人研究参考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网址。网页内容部分摘录自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在线新华字典、象形字典、汉典、chinese etymology、甲骨文研究网、现代汉语词典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热词搜索:虎的象形字 虎的甲骨文 虎的字形演变 虎的说文解字 虎的词组 虎的解释 虎的含义 虎 虎 虎
上一篇:【彪】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下一篇:【貉】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