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平壤大同江边的纹绣大街上,有一座外国游客必定会参观的建党纪念塔,其主要造型为三个雕塑:锤子、镰刀、毛笔,分别代表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我们探讨朝鲜人工资,也从这三种分工来说说。
国营工厂在业态中占据主要份额,他们构成了朝鲜人工资的主流。举例说明:平壤金正淑纺织工厂是最大的纺织企业,有职工8000人,其中近80%是女职工。她们每月的工资大约在3000---5000朝鲜元不等。朝鲜能源紧张,因此收入朝着一线倾斜,每月收入最高的是煤炭工人,大约3万---5万朝鲜元。朝鲜也有一些外资企业,譬如当年开城的韩资服装厂等,这里的工人工资是全朝鲜最高的,平均能达到60美元。
平壤主要有三家大的旅游公司,来这里上班当导游成为很多女孩子最大的憧憬,但是,门槛也很高,至少是大学毕业生,会英语、汉语、德语等语言。她们的工资收入比普通工人高大约20%左右,但重要的是有小费收入,最多的时候每月超过工资,更重要的,她们的小费是欧元、美元或者人民币。
朝鲜的农民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参观的平壤郊区青山里、南浦等这样的合作农场里的农民。他们是高收入人群,一年能到80万朝鲜元,平均下来每月6.5万朝鲜元左右。更让人羡慕的,还有剩余农产品可以自由销售。另一种是偏远山区的农民,他们依旧过着集体劳作、统一拿工分的日子,比国营工人收入少很多。
第三种是朝鲜的知识分子。应该说,他们的收入普遍超越了农民和工人,是最高收入群体,朝鲜重视教育,号称全球没有文盲的国度,大学老师的福利待遇最先得到了改善和保证,在平壤的大学里,一般教师的收入为4000--7000朝鲜元,很多女孩子喜欢找一个大学老师当男人。
相对于朝鲜的工资,我们在平壤的一些超市、商店里看到,商品的标价非常高,一个工人全月的工资不够买两斤青菜、一个西瓜的,在纹绣大街的售货亭里,看到冰激凌500朝币,一包两个茶叶蛋550朝鲜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朝鲜人是怎么用这么点钱养活自己呢?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朝鲜的工资和配给制是对应的,虽然现金收入少,但每月还会发放油票、米票、菜票等福利,凭借各种票证,可以免费领取生活用品。但是,对于想日子更上层楼的人们来说,就需要多方面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