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保留策略指南:留住优秀人才的 25 种方法

1. 提供公平薪酬

自我评价薪酬偏低的员工的跳槽几率更高,因此员工保留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为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应定期根据市场分析数据,从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 (DEI) 的角度出发评估薪酬情况,确保公平付薪。通货膨胀问题加剧了这一挑战。当薪酬没有随着生活成本上升而上涨时,员工会变相感受到降薪,更有可能对企业产生不满。

2. 提高招聘竞争力

找到适当的人才来填补岗位空缺是员工保留的重要一环,因为这些人通常更有可能心情愉悦、工作高效并成功履职。然而,技能差距迫使更多企业在一个更小的人才池里争抢人才。ManpowerGroup 在 2023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 41 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00 多个受访雇主中,平均 75% 难以填补岗位空缺。对此,企业应评估人才市场和自身的薪酬、福利以及其他条件,确保提供有竞争力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吸引和招聘优秀人才。企业还应意识到声誉的重要性,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确保技能娴熟的求职者既关注工作岗位,又关注雇主声誉。

3. 更智慧地招聘

在人才获取阶段就获得积极体验的求职者更有可能接受工作机会,对企业产生良好印象,进而更长久地在企业任职。对此,HR 可以采取多方面措施来改善求职者体验,包括消除麻烦的简历创建过程;确保申请表易于填写;在每一个阶段主动沟通重要信息;加快招聘流程速度。此外,HR 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在每一个阶段向求职者发送个性化电子邮件和文本消息并将正式录用审批等工作流自动化,改善招聘体验。招聘经理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确保申请人了解工作岗位、工作同事以及企业文化。

4. 改进入职流程

入职流程对于新员工走向成功至关重要。在入职流程中,企业可以帮助每一位新员工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关联,理解企业文化,还可以解答新员工问题,提供适当的工具来使新员工茁壮成长,高效履职,从而提高员工保留率。对此,一些 HR 软件不仅可以引导新员工顺利完成入职流程,还可以在新员工入职的第一个月持续提供高度相关的信息,使新员工顺利融入企业。此外,一些企业还扩展了入职周期,通过预入职来帮助新员工在正式入职前熟悉企业文化。

5. 提供员工需要的福利

很多企业只按惯例为员工购买健康、牙齿和视力保险,事实上大多数员工都期待更多福利。一些企业会为员工提供额外福利,例如生育支持、老年照护、学费补助和心理健康帮助等等。企业应从自身情况着手,通过员工调查来了解员工最重视哪方面的福利。Gallup 的一项调查发现,2023 年员工辞职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薪资/福利。

6. 促进员工职业发展

员工和企业需要在职业发展上达成一致。为了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以及转向新工作岗位,大多数员工都希望企业提供新技能学习支持。通过向员工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企业可以极大地激励员工留在组织并为未来发展做准备。世界经济论坛在 2022 和 2023 年调查了 803 家组织(员工总数超过 1130 万),发现随着技能差距不断拉大,60% 的员工需要在 2027 年前接受培训。而为员工提供高度相关的培训需要业务领导者与 HR 团队通力协作,确保企业以有效方式提供合适的培训内容。为此,他们需要洞察员工的技能情况和职业抱负。如果无法帮助员工应对职业风险,企业不仅会面临技能不足问题,还会失去那些渴望学习、积极进取的优秀员工。

7. 创建员工成长路径

很多员工提升技能是为了长期就业,还有一些则是希望在职业阶梯上不断前进。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独特需求,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发展计划。此外,内部流动性也十分重要。Pew Research Center 在 2023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 5188 名受访美国成年人中,仅 33% 对职场晋升机会感到非常满意。当缺少内部晋升机制时,企业更容易失去一些相信只有离职才能走向更高级岗位的员工。

8. 提供辅导计划

辅导计划可以帮助渴望成功的员工学习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当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其他人提供指导,传授自己的经验与行业知识时,企业也将获益。否则,这些宝贵的洞见可能会随着员工退休而丧失。另外,很多导师还从指导新兴领导者的过程中收获了满足感,更有动力留在企业。

9. 面向管理人员开展员工保留培训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的一项调查显示,优秀的管理人员可将员工流失风险降低高达 72%,将员工保留率提高 3.2 倍。为此,企业需要开展适当的培训,提供适当的工具,使管理人员基于深入洞察并利用激励措施为团队员工提供帮助。在培训方面,管理人员可以改善沟通和倾听,提高同理心,增强冲突解决和领导技能。在激励措施方面,企业可以鼓励管理人员优先选择现有员工来填补岗位空缺。在工具和洞察方面,企业可以提供可共享的学习资料和员工情绪变化等数据,帮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引导员工发展,构建更稳固的关系。

10. 培养员工敬业度

众所周知,敬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高,保留率也更高。他们缺勤率低,整体幸福感更高,而且心理安全感十足,敢于自由分享心中想法。而要培养员工敬业度,进而提高保留率,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员工有被尊重感和归属感的环境。另外,高敬业度还能赋予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2023 年,Gallup 的一项调查采访了 12 万名以上的员工,发现全球企业的敬业员工比例平均为 23%。而在施行 HR 优秀实践的企业中,敬业员工的比例高达 72%。

11. 透明地沟通

清晰、坦诚的沟通对于赢得员工信任十分重要。当员工不理解企业决策时,员工就会感到不安,而且更有可能不理解自身工作对企业的价值,体会不到工作的意义。通过经常性就企业战略、文化和政策进行开放沟通,企业可以确保员工和管理人员处于同一认知层面。另外,企业还需要确保沟通是高度相关且有意义的,否则沟通就会沦为无人在意的背景噪音。

12. 提供激励

激励机制可以鼓励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最佳水平并持续留在企业。激励措施包括正式的员工认可计划,例如赠送小礼物,为达成特定配额目标或条件的员工发放奖金,或者为表现出色的员工提供更多带薪休假。当感受到认可和欣赏时,员工更有可能与雇主长期“合作”。另外,激励机制还包括企业面向所有员工提供额外补贴,例如学费补助、利润分红和折扣计划。

13. 重视 DE&I

员工感到被接纳、平等对待、拥有同等机会对于员工保留十分重要,这要求企业实施适当的多元、平等与包容 (DE&I) 计划。为此,一些企业跟踪薪资、晋升和员工流失等指标,识别组织内的偏见,消除组织内的不平等。另外,企业还可以在招聘阶段就着手构建多元化的员工队伍,例如在广泛的位置发布招聘信息,更广泛触达不同背景的求职者,同时持续跟踪招聘结果。

14. 持续提供反馈

太多时候,员工都无法获得足够的反馈,并不了解自己的表现如何,例如 Pew Research Center 在 2023 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了 5100 多名美国员工,其中 51% 对主管没有提供足够数量的反馈而不满。事实上,员工希望获得上级指导来改进和提升自己,希望在表现出色时得到鼓励,获得认可。一些企业意识到同事也能提供有益反馈,尤其是在员工取得辉煌成绩时,因此鼓励员工在年度评审时相互提交反馈。当缺少反馈时,员工会感到自己的贡献无足轻重或不被企业重视,更有可能选择离开。

15. 持续改进职场文化

职场文化涉及共同的信念、可接受的行为以及员工整体态度。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职场文化,世界上也不存在一套唯一“正确”的职场文化。在员工保留上,领导者必须就职场文化和职场行为达成一致,还需要倾听和观察员工是否认同职场文化。通过在员工中构建团队意识,企业可以增强员工体验,提高员工保留率。

16.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 (CSR) 计划

65% 的千禧一代接受 Korn Ferry 调查时,表示自己在制定了良好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政策的企业中更有动力,也更为忠诚。这一数据来自 Korn Ferry 在美国和英国开展的一项 2023 年 4000 名专业人士调查。通常情况下,员工都期待企业制定和实施 CSR 计划,重视并积极履行 ESG 责任。

17. 为员工提供自主权和多种选择

没有人喜欢被管手管脚,正如 Monster 在 2023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所示,6000 多名受访员工中有 73% 认为这是有毒职场的头号标志。因此,请赋予员工适当的决策权,使其自由选择如何处理工作,这些都能显著提高员工保留率。另外,企业还应确保员工能够在需要时获得自己需要的帮助。对此,很多企业通过聊天机器人和知识库文章帮助员工快速查找问题解答,消灭工作道路上的拦路虎。

18. 关注工作生活平衡

无论是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还是在线上回复电子邮件一直到深夜,都会对员工体验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这些行为变成了习惯时。这可能导致倦怠,进而导致高流失率。企业应采取措施,从职场文化上避免这类现象,例如鼓励员工工作生活平衡;为员工提供工作灵活性;尊重珍视自己的员工。同时,领导者也不应只表扬“加倍努力”的员工。当领导者视带薪休假为正常现象时,员工就会重视恢复体力和精力,陷入倦怠状态的风险会更低。

19. 重视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不仅能有效培养团队意识和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员工的独特想法,从而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反过来,热爱自己团队的员工也更有动力留在一家企业。考虑到员工可能散布在全球或者采用混合办公模式,企业应提供适当的协作式沟通工具来促进团队合作。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鼓励团队合作:在组织通讯中宣传合作的重要性;表彰团队成功;帮助管理人员构建协作式团队。

20. 制定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可以将员工与企业成功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企业可以在薪酬组合内提供股票赠与和期权选项,通过设置股权兑现期限来激励员工留在企业,还可以为员工提供企业股票购买折扣。由此,员工可以感受到自己是更大版图中的一员,意识到企业股价上涨会带来自身的财务成功,这无疑可以增强雇主-雇员关系。企业还可以制定更加正式的员工持股计划 (ESOP),由员工持有全部或部分企业。由于必须出售股票才能离职,当企业运营良好时候,这可以有效降低员工流失风险。

21. 实施变更管理

变化是永恒的,它会消磨员工工作热情,导致变化“疲劳”、倦怠和更高的流失率。对此,企业可以实施变更管理计划来缓解变化对员工的影响,还可以使用内置了 AI 的技术来简化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助于员工成功应对变化的洞察。另外,企业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来增强管理人员的变化应对能力,帮助管理人员解释变化原因并鼓舞团队成员。通过帮助员工出色应对变化,企业可以有效提高员工保留率。

22. 增进员工福祉

2023 年,Boston Consulting Group 调查了 11000 名全球员工,发现最重要的员工保留影响因素并不是薪酬和福利,而是影响员工整体福祉的情感需求。员工在感受到重视、欣赏、支持和尊重时更有可能长期留在企业。除此之外,员工还希望受到公平对待,获得职业安全感,在职场上享受工作。为此,企业应从整体角度出发看待员工福祉,在提供员工健康方案和心里健康支持以外,关注可能影响员工福祉的其他因素。

23. 表彰辛勤工作和庆祝员工里程碑

员工无不希望自己的贡献受到关注,得到认可。除了 HR 主导的正式的员工认可计划和员工里程碑庆祝活动外,企业还应帮助管理人员对员工表达欣赏。对此,一些 HR 平台支持管理人员对直接下属表示认可,构建更良好关系。它们能够自动发送通知,提醒管理人员对员工多年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或者与直接下属联系 — 如果长时间未联系的话。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定期与直接下属对话,感谢就无从传达。此外,企业还可以在整个组织内分享员工个人和团队的重大成就,培育欣赏和认可文化。

24. 警惕员工倦怠

职场压力无处不在。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员工发挥潜力,但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如果长期未得到正确处理,职场压力会导致员工倦怠。倦怠状态下的员工会感到疲惫不堪,对工作产生负面情绪,常常会选择离开。为此,企业应面向所有层级的领导者开展培训,尽早识别倦怠迹象并采取干预措施。企业有必要打造一种注重自我关怀、鼓励员工在能量耗尽前休假的企业文化。

25. 洞悉何时让“不合格”员工离开

如果一家企业容忍低绩效和违反企业文化的员工,优秀员工就会产生挫败感,更有可能选择离开。当员工未达到企业预期时,企业的确应给予员工充分的支持,制定适当的计划,为管理人员提供适当的工具来帮助员工改进和进步。然而,这些额外付出有时确有成效,将员工引领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有时却效果不佳,甚至是白费力气。对此,企业应慎重思考何时让“不合格”员工离开。

交通联合卡如何办理?
电竞界女装大佬再整新活儿!前C9选手Sneaky晒女装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