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新证网,(https://xueqiu.com/3130326504/322831549)
“零首付购房攻略:首付不足也能圆购房梦”“首付可分期,上车门槛低”……这些颇具煽动性的话术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背后却隐藏着“零首付”购房的陷阱。近期,部分开发商及中介通过“首付贷”“他方垫资”等违规操作,诱导购房者“零首付”购房,这一现象引起了多地金融监管部门、住建部门、房地产行业协会的高度关注,并纷纷发布风险提示,警示消费者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零首付”购房看似为购房者提供了便利,实则套路多多。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不少房产中介在营销楼盘时打出“零首付”“首付分期”等字样,以吸引消费者眼球。更有甚者,以购房者口吻发布“‘零首付’购房攻略”,与他人分享自身“零首付”购房的“成功经验”。
当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其中一位宣称“零首付可购买特价房”的房产中介时,该中介透露,达成“零首付”的方式是开发商直接补贴。然而,这只是“零首付”操作方案之一。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除“开发商补贴”外,还有“中介垫资”“高评高贷”等多种操作手法。
以“高评高贷”为例,开发商或中介在申请贷款时将房价做高,或者以不打折的房价为基准进行贷款,以此套取更多资金。实际成交价300万元的房产,开发商可能给出370万元的评估价,按照15%的首付比例,购房者可以贷出314.5万元的资金,这笔资金足以覆盖实际首付款,从而实现所谓的“零首付”。
然而,看似实惠的“零首付”实际上却暗藏风险。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零首付”购房对购房者个人和金融机构来说都有风险,它干扰了房地产市场秩序,需要各类主体严加防范。具体来说,“零首付”购房增加了购房者的月供压力,从而增加了“断供”风险。此外,一些通过阴阳合同的方式实现的“零首付”也为购房者带来了金融和法律风险。
针对这一具有重重风险的购房套路,多地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发布了风险提示。仅在2025年1月份,就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河北监管局、山西监管局等多地监管部门提示相关风险。这些风险提示明确指出,“零首付”购房并未实质解决购房者资金短缺问题,反而可能增加购房、还款总成本。同时,银行机构发现首付款来源存在问题的,可能无法通过贷款申请或提前收回贷款,购房人将面临“房贷两失”风险,甚至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犯罪。
除了监管部门的风险提示外,地方房地产业协会也向购房者及中介机构发出了警示。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在2024年12月23日发布的《存量房购房风险提示》中建议购房者规范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防范霸王条款,不要签订阴阳合同,及时办理网签手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该协会还请各中介机构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引消费者办理交易资金托管手续,切勿宣传和违规提供“零首付”等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时也明确提出了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这表明,市场秩序已成为2025年各地在房地产市场销售端等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政策方面后续将有可能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管理市场秩序、整顿市场乱象。
为防范“零首付”购房、规范市场秩序,李宇嘉建议金融机构要严把贷款审批投放关,住建部门则要关注商品房预售过程中的风险,做好预售监管和销售合同监管,严禁购房合同违规嫁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现象。同时,各部门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购房者的风险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零首付”购房蕴藏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零首付”购房乱象的蔓延,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